加气混凝土设备坯体静停时的温度控制是工艺的重点


发布时间:2017-11-16 09:07:51        作者:能达动力

     在加气混凝土设备生产线中,坯体静停环境温度的高低,直接影响到静停时间的长短。静停的环境温度高,则相对地静停时间短,反之,则静停时间长。这是因为环境温度低,坯体热损失大,温度上升较慢,不利于坯体硬化。同时,当环境温度过低时,坯体热损失较大,造成坯体内外温度差别很大,坯体内外的硬化程度不同,由此而引起的应力将使坯体在蒸压养护前即有可能产生裂纹。

 
    加气混凝土设备在坯体静停阶段,工艺控制重点是温度。发气比较合适的温度为20~30℃。超过30℃则发气过快,料浆的稠化速度跟不上,结果就使已膨胀起来的坯体消泡下陷,即造成塌模。如果温度低于20℃,则发气缓慢且发气量不足,坯体达不到应有的膨胀高度。因此,要保证静停室的温度稳定在20~30℃。如气温太低,应采取升温措施。如气温过高,应有降温措施。
    在气温正常的情况下,一般40~60min发气即可结束。加气混凝土设备发气结束的症象是坯体高度不再上升。这时,即可进入养护阶段。在发气阶段容易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如下。
    ① 发气量不足,膨胀高度不够,这可能有两个原因:一个原因是发气剂加量不足,或者发气剂甲乙两组分混合后放置时间长,气体已经释放;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发气温度低。解决的办法:一是提高发气剂加量,发气剂两组混合后要尽快使用,不可久置;二是提高发气温度至20℃以上。
    ② 气泡过大,微细气泡少 原因之一可能是泡径调节剂加量不足,应增加其加量;另一方面,也可能是发泡剂加的过多或温度过高,发气过于猛烈,应减少发气剂的加量或降低温度。
    ③ 局部塌模 出现这种情况,大多是因为发气剂加入后没有搅拌均匀,使它在局部集中,使局部发气量过大,膨胀率过高所造成的。应注意在发气剂加入后延长搅拌时间,使发气剂在料浆中尽量混合均匀。
    ④ 整体塌模 整体塌模的原因可能有三种。第一种是发气剂加量过大,发气过猛,而料浆的凝结稠化跟不上,难以支撑已膨胀起来的坯体。如果是这种情况,就要减少发气剂的用量。第二种情况是气泡稳定剂的加量不足,应增加其加量。第三种情况是发气温度过高,使发泡速度过快,超过了料浆稠化速度。应该适当降低发气温度。
 
    因此,硬化不均的坯体,在进行翻转、切割和切面包头工序时,容易产生变形、裂纹、沉陷及外层剥落等弊病。当坯体因为环境温度太低而具有过量水份就进行养护时,由于温度应力和湿度应力,将使坯体发生局部或全部变形。加气砖设备生产灰砂砖中,对静停的环境温度有一个基本要求,即一般应不低于20℃,为了缩短静停时间,提高产量和质量,目前工厂大多采用定点浇注,热室静停,静停的温度要求在40℃~50℃,有些移动浇注工艺,因没有热静停室,冬季普遍采用暖气来提高车间温度。